3歲寶寶愛跑總摔跤怎么回事(老年人為什么容易摔倒)
走路摔倒本來不是什么大事,但對于老年人來說卻很危險。由于身體的退行性變化,不僅讓老年人容易摔倒,而且特別容易受傷,輕則使磕碰部位腫脹,重則骨折,甚至帶來更嚴重的傷害。于是問題來了,為什么老年人容易摔倒?又該如何預防呢?
事實上,就算是老年人,也不可一概而論。同齡的老年人中,有些人走路就很穩當,甚至還能小跑,而有些老年人走起路來卻顫顫巍巍?,F實告訴我們,并不是所有老年人都容易摔倒,與其自身健康狀況有很大的關系。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點,即:肌肉力量、反應能力、平衡能力。如果這些方面的機能比較好,就不易摔倒;反之,摔倒的風險就會增加。換句話說,老年人之所以容易摔倒,常常是因為肌肉力量、反應能力和平衡能力其中一方面或幾方面退化引起的。
肌肉是為我們提供活動能力的主要組織,從心跳、眨眼、吃飯,到跑步、跳躍這些動作都需要肌肉的參與。若要穩步行走,強健的肌肉是前提。行走所使用的肌肉主要是那些與下肢相關的骨骼肌,只要這些部位的肌肉有力量,就能為穩定行走增加一份保障。
除了肌肉力量外,反應能力也是關鍵所在。反應能力強的老人即便摔倒,也可以在將要摔倒的瞬間通過應激反應而降低傷害;如果反應能力弱,在應對摔倒情況時就很難隨機應變,一旦摔倒可能就會帶來更加嚴重的后果。
平衡能力在預防摔倒中的作用同樣重要。試想一下,假如在行走時被路面凸起的石塊拌了一下,平衡能力強的人就能及時調整身體姿勢,防止摔倒,或者能盡量避免磕碰到要害處,減輕傷害;而平衡能力弱的人,就很難通過及時調整身體姿勢來防止摔倒,甚至在平整的路面上走路都容易摔倒。
了解了容易摔倒的原因之后,預防就變得有針對性了,也應從肌肉力量(主要是腿部肌肉)、反應能力和平衡能力幾方面入手。
肌肉力量的改善可以利用磅數適中的彈力帶鍛煉:坐在凳子上,將小腿和凳子腿綁在一起,然后腳部向前滑行,即可對腿部的主要肌肉進行鍛煉。這樣的鍛煉方法強度適中,也比較安全。
反應能力的鍛煉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游戲來實現,例如“指鼻子”游戲(其中一人將手指放在鼻尖上,另一個人隨意說一個五官名稱,指著鼻尖的游戲者立刻將手指向另一個人所說的五官名稱,指得越準確越快,說明反應能力越好),經過一定的鍛煉,反應能力會有所增強。
平衡能力的鍛煉也比較簡單,可以通過并腳站立(雙腳并齊站立,或者一只腳稍向前滑、讓另一只腳的腳尖對著腳中間的位置站立)、前后腳站立(后腳腳尖頂著前腳腳跟)等由簡單到復雜的幾個動作加以鍛煉,每次站立30秒-1分鐘,一天鍛煉幾次即可對平衡能力起到一定的提升效果(平衡能力弱的人往往很難穩定、持續堅持超過30秒)。
原文鏈接:http://www.jinlaiba.com/archives/29417.html
推薦閱讀